(資料圖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趙明 白圩瓏 馬昭)“我們在執法水域裝有9個攝像頭,一旦捕捉到疑似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就會自動報警,所在村網格巡護監管者在手機端收到信息后,立即趕赴現場處置。”9月21日上午,安康市嵐皋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謝賢波向“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秦”勞富“漁”》陜西漁業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介紹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時如是說。
在安康市嵐皋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會議室,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展現在采訪團記者眼里,執法用品無人機、望遠鏡、強光手電、暗訪取證設備、移動執法裝備箱等設備一應俱全。記者通過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看到寬闊的漢江嵐皋段8000米的江面上,船只三三兩兩,穿梭其間,岸邊的超清視頻監控實時監控江面上的一舉一動,偷捕行為無處遁形。
執法人員現場調出了9月19日12:22,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記錄下的一幕,一名男子撐著傘,坐在河邊垂釣。“大家剛看到的疑似違規垂釣畫面是在我縣大道河鎮月池臺村監控點抓拍到的預警信息,禁捕水域監控攝像頭一旦預判為疑似非法捕魚立即調用激光照明進行圖像增強后再進行自動錄像取證以及預警,同時平臺會將事件預警推送給事件所在村網格巡護監管者的手機端,網格巡護人員根據預警定位,立即趕赴現場確認、處置,并上報處理結果。”謝賢波說。
此外,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還可以通過無人機廣播警告、搭載攝像頭拍攝取證等,大大提升漁政執法監管能力、重點區域風險防范能力和應急管理能力,維護禁捕秩序,助力六有模式有效落地。
據介紹,嵐皋縣境內涉及的長江流域禁捕區域流域長度為8公里,流經4鎮,16個村(社區)。由于地處山區,監控戰線長,傳統監控范圍小,智能水平差,人工巡查成本非常高;非法捕撈行為多發,而且在夜晚不易發現,執法取證難。針對目前人員不足、經費投入較少的因素,嵐皋縣農業農村局在安康市率先完成漁政執法監管“六有”模式創建。為配合“六有”模式有效落地實施,2021年5月初,安康市農業農村局與鐵塔公司開展業務合作,專門針對安康境內重點禁捕水域,打造了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
截至2022年9月份,嵐皋縣漁政執法智能預警平臺,已預警事件197件,其中疑似違規垂釣162件占比82%,疑似夜間捕魚6件,占比3%,疑似捕魚68件占比35%,均已完成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