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蘭丹 劉雙龍 記者 陳奮翔)今年以來,為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咸陽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武分局明確思路,多措并舉,全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切實保障土壤環境安全。
持續推進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原則,持續開展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工業固體廢物堆存場所排查和環境整治,同時聯合縣發改局、工信局等多部門實現對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醫療廢物等固體廢物的全過程閉環監管,助推咸陽市“無廢城市”建設。
堅決防范工礦企業新增土壤污染。扎實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排查,完成與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陜西潤中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簽訂工作,建立隱患排查制度,制定自行監測方案,定期開展土壤污染自行監測,進一步夯實企業土壤污染防治主體責任。依法完成14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杜絕新(改、擴)建項目可能造成的土壤污染。
切實履行建設用地聯動監管。逐步建立了同工信、自然資源和住建等部門污染地塊工作協調和信息溝通聯動監管機制,嚴把土地開發利用準入關,完成17宗“一住兩公”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有效化解了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與土地開發進度之間的矛盾。
有序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并印發《長武縣建設國家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2022年度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推進工業企業地下水污染源滲漏排查工作,實現排查100%覆蓋清單、污染源100%納入管理的“雙百”目標,完成1家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6家地下水污染重點監管單位篩選報送。
全面加強土壤污染防治宣傳。充分利用新互聯網、公共平臺,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教育。通過“六·五”世界環境日、“4·22”地球日等節日廣泛開展社會宣傳,持續開展送法進企業、生態環境保護“進校園”等活動,落實各方責任,引導公眾參與,把治理土壤污染變成全社會自覺行為,形成人人守護凈土,共建美好家園的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