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孫丹 楊舒 記者 陳奮翔)“回去要加強功能鍛煉,先從活動手腕、攥拳頭這幾個動作開始,再試著拿筷子夾東西,慢慢來,恢復起來有個過程,三個月后來復查……”說話的是咸陽市中心醫院骨科中心、手足外科主任鄭勝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早上的交班查房,是鄭勝平每天必須親力親為的重頭戲,每一個病人的傷情、治療、恢復情況,包括飲食、睡眠及精神狀態,鄭勝平都一個不落地仔細詢問,并詳細交代治療措施和注意事項。
只有睡在手術室才最安心
9時30分,查完最后一間病房,鄭勝平又急忙趕往手術室,一位三十出頭的小伙子工作時不小心被攪拌機壓傷,導致中指離斷并且不具備再植條件,先期手術后還需要從患者身體不同部位“取材”,“組裝”出一個全新手指,以確保患者手功能最大程度恢復。雖然這樣的“移花接木”之術對鄭勝平來說已司空見慣,但在手術臺上至少要站6個小時,這必將又是一個考驗精力體力的一天。
15時左右,鄭勝平回到醫生辦公室,臉上帶著些許疲倦。當被問及手術時間那么長,累嗎?他笑著說:“還好,習慣了”。
一句“習慣了”道出了手足外科的工作性質,科室接診的大部分都是急診病人,而且大多需要實施急診手術,特別是離斷傷,爭取時間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要素,鄭勝平作為科主任和主刀醫生,每每遇到重大或高難度手術,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也是家常便飯。
2008年,手足外科從大骨科中獨立了出來,擔任科主任的鄭勝平,面臨最棘手的人力不足問題并沒有退縮,而是一人帶著兩個一線醫生開始了“車輪戰”。
“急診多,回不了家,每臺手術都要跟,有時候干脆睡在手術室里,病人就在我的身邊,有需要我能立即出現,久而久之也養成了在手術室才能安心睡的習慣……”
每當鄭勝平回想起開科后這十余年來的工作狀態,那些艱辛的日子還歷歷在目,匆匆忙碌的身影好像還是昨天。
因種種外傷導致手指、腳趾斷裂,血淋淋慘不忍睹,哀嚎慟天地找到醫院,苦求保全肢體……面對斷肢再植的手術,別人不敢做的,他敢做;而對于受傷肢體的修復重建,就像重制一件完整如初的作品,許多人做不到的,他卻胸有成竹……
年年歲歲,探索技術永無止境;暮暮朝朝,帶領團隊敢打硬仗;風風雨雨,鄭勝平見證了咸陽市中心醫院手足外科的滄桑跨越。
正是憑借著對專業的精進與執著,在鄭勝平的帶領下,手足外科從創立初期到今天已經分為手外與骨顯微修復、足踝外科、創面修復三大亞專業組,年門診量近萬人次,手術量1500余臺,不僅為咸陽患者解除傷痛和疾患,也有許多外地患者慕名找到他渴求救治。
學醫是他從小的心愿
選擇成為一名醫生,對鄭勝平來說也是偶然。高中時期他有一次去探望生病住院的小侄女,在向醫生了解侄女病情時,醫生口中艱深晦澀的專業術語和他急迫的心情相碰撞,讓他萌生了想要學醫、治病救人的想法。
從1991年踏入醫學殿堂至今,30余年醫學之路上,有嚴師教誨、同行相助、領導支持、青藍相繼,鄭勝平不斷肯定堅定自己的選擇,從最初懵懂感性的選擇到理性地要成為一名合格醫生,這期間也有許多可感、可嘆的故事。總結起來就是:習醫之人必須“見彼苦惱,若己有之”,醫生背后需要超出常人的付出和強大的內心。
對鄭勝平來說,學習始終是他人生的主色調。無論是剛參加工作時的院內輪轉還是為了提升技術的院外培訓,他都非常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燒傷、手足外科創傷救治、骨科相關疾病微創治療等等,他都進行了系統學習。
在這30年如一日的不斷學習中,鄭勝平在各種手足外傷、皮膚缺損、血管損傷、骨外露感染、創傷及畸形的矯形、燒傷整形及骨科各種無創手術治療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因此被醫院任命為骨科中心主任,也相繼在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學組軟組織分會、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西部手外科學術委員會,陜西省醫學會手外科專委會,咸陽市醫學會手足外科及創面修復專委會和咸陽市民政局軍人殘疾等級評定委員會等社會組織和機構任職,成為了學科領域的專家。
在鄭勝平的帶領下,再生醫學技術在臨床也得到廣泛應用,許多大面積燒傷、慢性創傷、糖尿病足壞死等患者由此從“體無完膚”走向“涅槃重生”,他以“趟路人”的角色打造出的急慢性創傷治療團隊在行業內首屈一指。
救了他一只手也救了他的人生
2005年的一個仲夏之夜,燥熱的晚風在空中彌漫,鄭勝平正在值班,突然“嘭”地一聲,急診值班室的門被撞開,一個滿頭大汗的年輕小伙攙扶著一個渾身血淋淋的“斷手”少年,大聲喊著“醫生救救人,手斷了!手斷了!”
鄭勝平立刻放下手上的病例快速診查,得知小伙子是因酒后與人打架斗毆被砍斷了手,并且斷肢還沒有送到醫院,前所未有的突發狀況讓鄭勝平措手不及,等待斷肢送來的時候他也立即向醫院匯報了這一情況,拿出了救治方案,用最短的時間把患者推上手術臺,處理嚴重污染的創面,吻合血管、神經、肌肉,在多個科室協作下,手術歷時整整14個小時成功完成,患者的斷手接上了!這也是咸陽市首例斷腕再植術。
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時間一晃到了2015年。
“鄭醫生,您還記得我嗎?十年前您給我接了斷手,我恢復得很好,后來自己做了點小生意,今年也結婚了,今天帶著我妻子專門來看您,是您救了我的人生啊……”
在醫辦室忙碌的鄭勝平抬起頭,看見門口說話的小伙子,思緒也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那個剛步入社會一心想成為 “古惑仔”的少年,曾經的斷腕再植成了他人生新的起點,鄭勝平救了的不只是小伙子的一只手,還有小伙子的人生。
而這,也是鄭勝平一直以來的信念:“同行們說我會移花接木,但我想更多的是能和患者情同手足,能治愈他重創之后的傷痛,也能幫他找回完整的人生……”
“未來,不光希望團隊技術更上一層樓,也期盼科室不斷發展壯大,有更多懷揣理想的同事加入進來,我們共同去開拓醫療領域的無限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