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白圩瓏 代澤均)從人們常見的針頭、口罩,到病人的血液、體液等,當密封袋貼上二維碼標簽的那一刻起,它們便有了自己的“身份證”。這張“身份證”上傳至“云端”的同時,也將跟隨“醫廢”從收集、運輸、存放到最終由專業機構帶走妥善處置。6月14日上午,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采用的醫療廢物處置信息化系統,得到了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執法人員的充分肯定。
(相關資料圖)
開鎖取出“醫廢”貼上“身份證”
“我們醫院各科室產生的醫療廢物,每天上午和下午清理兩次,收集、運輸、入庫全部由專人負責。”西北婦女兒童醫院醫療廢物管理人員張贊,對前來為該院普法并“體檢”的西安市生態環境局執法支隊和西安市生態環境局曲江分局的執法人員說。
6月14日9時,正是該院每天上午清理醫療廢物的時間。在門診大樓二層婦科門診部,當看到醫療廢物運送員任照照推著印有“污染性廢物”圖標的黃色清運車,來到門診部的醫療廢物收集桶前時,張贊和另一名工作人員取出鑰匙,打開桶蓋上的環形鎖,將一袋已經密封好的醫療廢物取出稱重,并與任照照進行交接。
記者觀察發現,密封袋上已經貼好了一張標簽,上面標注著醫療廢物來自哪個科室、類別、收集人、收集時間等信息。任照照接過密封袋,用手中的儀器記錄標簽上的相關信息后,儀器尾部便“吐”出一張印有二維碼的標簽。“原先袋子上貼的是醫廢收集信息,儀器出具的是運輸信息,醫廢處理的每一環節,都要詳細記錄。”任照照一邊說,一邊將標簽貼在醫廢密封袋上,并將其放入車中。
乘專梯入庫 “醫廢”處置全程可溯源
任照照拖著車繞過客梯,來到門診大樓二層角落的醫廢運輸專用電梯。“醫療廢物運輸時要走專用電梯,門診大樓專門設置了8號、9號兩部電梯以供使用。”任照照說。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中每天收集的醫療廢物,都要存放至醫療廢物暫存點,在該地記者和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看到,不同類別的醫療廢物如感染性廢物、醫療廢液、廢舊輸液瓶等,要放置在不同的房間中,每個房間均配有門鎖,鑰匙由專人保管。
“醫廢入庫還要出具一張標簽,第三方專業機構前來清運出庫時也是一樣,就是為了全程可追溯。”任照照說。做完這一切后,他脫掉身上的防護服、帽子、手套并放置到暫存點,這些同樣屬于醫療廢物。他告訴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第三方機構來清運時,醫院與對方還要做詳細的交接手續,并保留清運現場照片。
醫廢處置及監管從“紙上”入“云端”
“我院的醫療廢物處置信息化系統今年4月初開始投用,各項設施總投資約30萬元,這套系統讓我院的醫廢管理更加智能化。”西北婦女兒童醫院環境衛生工作負責人王偉說,這套系統投用前,醫院的醫療廢物處置全流程均靠人工寫票,現在醫院還保存著建院以來處理醫療廢物的全部紙質記錄。該系統投用后,數據“走”上“云端”,方便管理的同時,也會時時上傳到各監管部門的系統。
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副院長劉杰表示,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防治相關要求,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該院要求總務部、感染辦等科室每月將醫廢、危廢處置情況向上匯報,并對這項工作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此次到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宣法并檢查,過程中發現該院醫廢處置相關工作做得很到位,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督促醫院按照相關規范要求,做好醫廢處置工作。”西安市生態環境局曲江分局執法人員樊樂成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