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江蘇五個“百”工程推動人才產業“雙向奔赴”

    來源:新華報業網2023-06-16 21:05:06

    記者從6月16日召開的全省人社系統人才工作推進會上了解到,從今年開始,江蘇將用三年時間實施“十百千萬”人才計劃,通過補短板、強弱項,實現人才產業“雙向奔赴”,為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

    “十百千萬”人才計劃包括:打響做實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等十大人才品牌,建成用好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百強載體,培育選拔卓越博士后、卓越技師等千名以上領軍人才,培養造就萬名以上高技術技能人才等。圍繞計劃實施,人社部門將聚力推進五個“百”工程,在人才招引、人才培養、人才公關、人才評價、人才服務等方面謀新招、出實招。


    【資料圖】

    林寧 攝

    “百川歸海”的人才招引工程

    加大高校畢業生留蘇來蘇力度。加強對吸納畢業生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政策支持,頂格落實并直補快辦社保降費、穩崗返還、就業補貼、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就業政策與各地畢業生落戶政策以及租房補貼、購房補貼等人才政策的一體聯動,實行就業參保登記與醫保、公積金等業務并聯辦理,解決好畢業生就業的后顧之憂。

    強化崗位留人,積極籌崗拓崗,開發不少于10萬個政策性崗位,協同市場化機構籌集發布不少于10萬個月薪在6000元以上的高質量社會化崗位,全方位募集不少于10萬個科研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就業見習崗位,多渠道滿足畢業生就業需求。

    強化服務留人,與教育部門共享畢業生實名數據信息,壓緊壓實學習地、戶籍地、常住地就業管理服務責任,推廣應用“就在江蘇”智慧就業服務平臺和“蘇心聘”手機APP,建好用好30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推動“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精準進校園、進社區、進園區,重點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實名跟蹤幫扶。

    “百花齊放”的人才培養工程

    讓博士后“聚”起來。支持高校與先進制造業集群龍頭企業探索共建博士后創新聯合體,促進高校博士畢業生向企業流動。瞄準國家和省實驗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高水平區域醫療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科創載體,積極爭取博士后獨立招收權,面向海內外支持引進一批雙創博士。

    讓工程師“強”起來。借鑒東南大學試點經驗,打造更多“卓越工程師學院”,搭建“企業出題、校企共答”平臺;會同省發改委、工信廳創新實施先進制造業卓越工程師培育項目,精準培養先進制造業集群所需的頂級人才;面向重點產業集群,分門別類建立省級首席工程師資源庫,鼓勵產業鏈龍頭企業設立企業工程師工作站,推動技術攻關、標準制定、人才培養共建共享。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讓技能人才“多”起來。探索在設區市建設技能型社會試點,在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技能型企業,將急需緊缺技能人才納入各地人才引進目錄。建設全省統一的職業技能培訓評價服務和信用管理云平臺,提高先進制造業職業(工種)培訓補貼標準。面向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力爭到“十四五”時期末,全省技能人才總量穩定在1450萬人以上,占就業人員的比例達到30%以上;高技能人才總量穩定在500萬人以上,占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35%。

    “百計千謀”的人才攻關工程

    創新團隊協同攻關。圍繞重大戰略需求,針對產業鏈技術鏈“卡脖子”環節,引導保障各類人才承擔關鍵共性攻關任務,探索“工程師+技師”團隊合作模式,融合技術技能資源優勢,構建人才攻關聯合體。鼓勵支持江蘇工匠、首席技師、技能大師等優秀高技能人才,開發技能訓練示教課程,領辦“專精特新”技能大師工作室,聚焦絕招、絕技、絕活,在生產一線培養能工巧匠。

    創新載體協同攻關。用好634個省部共建留學回國人員創業園、國家級優秀博士后流動站、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省優秀示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類部省級優秀人才載體,發揮好平臺載體在項目申報、創業培訓、市場推廣、產業對接、投融資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集聚創新人才,組織技術攻關,推動成果轉化。

    創新機制協同攻關。建立全省統籌管理、動態流轉、一人一議的事業單位編制“周轉池”,設立動態“編制”,精準支持“卡脖子”攻關聯合體牽頭企業、新型科研機構以及事業編制已滿的高校院所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特殊調配需求,策應重大任務所需人才清單、任務清單,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調集人才,高效組建攻關團隊。

    “百舸爭流”的人才評價工程

    加快建立以創新成果、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突出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識別、評價、使用人才,允許“揭榜掛帥”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人才直接申報高級職稱,建立龍頭企業評價與政府職稱評價互認機制。探索完善人才評價退出機制,開展高校院所職稱評價效果專項檢查。推動職稱專業設置、評價標準、評價資源開發與新產業新業態新職業發展相適應,研究制定新興職業職稱評價標準。加大對頭部企業和實體經濟放權賦能,面向重點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穩步下放高級職稱評審權。

    完善“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序列,支持企業推行“車間+考場”互動評價模式,指導企業依據職工工作業績、技藝革新、傳技帶徒等技能貢獻,破格晉升或直接認定相應職業技能等級。支持各地圍繞新業態、勞務品牌、地方特色產業等,開展專項職業能力考核。

    整合各類資金資源,建立技術技能人才融合培訓格局,依托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面向技工院校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技能人才。探索在技師學院設置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組建科研和技術創新團隊,提升關鍵技術技能攻關能力。研究制定新興職業、新興領域貫通辦法。

    “百分滿意就在身邊”的人才服務工程

    以全省實名就業參保人群為基礎,以身份證件號碼為唯一代碼開展數據對接、自動鑒別、智能分揀、歸類入庫,打造全省人才大數據庫,摸清全省人才總量、結構類別、行業分布等“家底”。通過加強人才數據資源應用,做到凡能在線自動提取后臺數據的,一律免于提交補充,精準鎖定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及人群,通過政策找人實現免申即享。

    重點采集10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6個省重點集群單位目錄,力爭實現分產業、分類別全覆蓋。面向人力資源服務頭部企業,采購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清單、重點專業求人倍率、產業對口優勢高校目錄、產業資深獵頭庫等關鍵信息,進一步深化產業人才地圖分析應用。以地圖區劃為基礎,對重點產業人才分布和重點企業分布進行點對點、群對群數據標注,對產業企業人才存量、層次、專業領域、供需結構信息進行全景式呈現,穿透分析產業人才結構現狀、矛盾及緊缺指數。

    目前全省持有實體社保卡人數9512萬人,電子社保卡5150萬人,日均用卡超過800萬人次。江蘇將利用社保卡豐富的應用功能和面廣量大的線下讀卡場景,逐步推動省、市人才卡業務互聯互通,拓展線上線下便捷人才服務場景,為廣大人才提供一卡通行的便捷高效服務。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黃紅芳

    關鍵詞:

    最近更新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美女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情99在线|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人成人网站18禁|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影视综合亚洲|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三|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性爱在线观看亚洲黄色一级片| 好看的电影网站亚洲一区|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