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11月27日訊 (全媒體記者 李成輝 通訊員 彭芙蓉)26日,由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長沙市科學技術局、湖南湘江新區科技創新和產業促進局主辦的,數字生態指數2022發布會暨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年會在線上舉行。本次大會院士專家、政府領導、企業機構權威人士等重量級嘉賓匯聚云端、共襄盛舉,共同見證《數字生態指數2022》發布。今年指數針對長沙的數字經濟和先進計算產業進行專題研究,在數字生態城市排名中,長沙排位居全國第12位。
2020年10月10日,在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張平文教授的帶領下,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14家單位,共同成立了數字生態協同創新平臺,并首次發布了數字生態指數。
今年,北京大學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在繼續完善中國數字生態指數工作的基礎上,拓展了國際數字生態的研究,首次發布國際數字生態指數,將數字生態理論框架從數字基礎、數字能力、數字應用拓展到第四個維度——數字規制,深度刻畫國際數字生態格局及中國地方數字化發展表現。
“在當前國際數字生態格局中,中國居第一梯隊。”張平文院士在發布《數字生態指數2022》時指出,中國數字生態屬于應用引領型,美國屬于全面發展型,歐洲國家驅動模式則較為多元。從耦合模式看,中國數字生態各維度耦合有待加強,主要因為我國在數字能力維度還存在相對“短板”。在數字規制體系方面,中國突出安全有序,美國強調鼓勵創新,歐盟則側重市場秩序維護,這與各自數字生態發展模式息息相關。從圍繞數字發展互動形成的格局來看,中國與歐洲在生態位上相近,分別是世界數字貨物貿易網絡和數字服務貿易網絡的中心,美國居于全面壟斷生態位上。
《數字生態指數2022》表示,湖南省的數字生態建設水平不斷提升,數字基礎、數字應用持續發力,數字生態指數由2021年的19位上升到了第15位,是數字生態指數提升最大的省。長沙引領湖南數字生態的發展,在數字生態城市排名中,長沙排位居全國第12位,這與其強省會戰略和長株潭一體化布局有關,增強數字能力和數字經濟的空間聚集性可能是當下快速提升數字生態水平的有效路徑。指數還建議,作為“數字生態高原城市”,長沙未來發展關鍵在于搭建高端平臺,營造科創氛圍,吸引頂尖人才,集聚要素資源,打造數字能力高地。
(一審:黃娟 二審:黃京 三審: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