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月19日訊(全媒體記者 葉竹 視頻 王玨 顧榮 實習生 謝佳燊 項煒)1月17日,臘月廿六,長沙高鐵南站候車廳內,人頭攢動。大叔挑著一扁擔行李,著急地小跑著去檢票;年輕女子推著大行李箱,穿過檢票登車的長隊;胖小伙子坐在椅子上,撐著行李打著盹;新手媽媽哄著娃,從行李中拿出奶瓶;八旬老夫妻,分享著柚子,等待和遠方女兒相見……春節將至,旅途匆匆的“趕路人”中,有興奮、有勞累、有期待,手中的行李,則是他們追逐溫暖和團圓的見證。
(1月17日,長沙火車南站,旅客們在排隊檢票。)
【戀愛情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他隨女友去見家長,補品準備了幾大盒
人群中,一位老人想查看所定列車車次座位,但是不懂如何操作手機票務程序。聽到老人向人詢問,從深圳來的劉先生走過去,沒多會兒就解決了問題,還領著老人去了相應檢票口。
忙完,劉先生指了指身邊的三提保健品和補品告訴記者,他準備和女友前往岳陽。“我是去見家長的,補品是給阿姨準備的,給叔叔的禮物已經提前買好,郵送到女友老家岳陽了。”談話間,劉先生看了看依偎在他身旁的女友,滿是喜悅。
盡管是疫情中的異地戀,一年只相見三四次,但是經過一年多的相處,在王女士心中,劉先生是靠譜男友。“見家長,不用我支招,他游刃有余。”
“現在我就一心想著調整好身體狀態,為了下一份工作打基礎,努力賺錢,為了未來幸福奮斗。”劉先生在半導體行業工作,2023年,他的工作生活計劃已經初步成型。
“年輕人不能只圖安逸,要跑出舒適圈,我準備重新拾起大學時的跑步習慣。新年里,我想減掉20斤的體重。”在女友的理解支持下,他準備再拼三四年后回長沙工作。
(1月17日,長沙火車南站,一位小旅客在候車時,趴在行李箱上玩耍。)
【新手爸媽】
三年疫情他們結婚生子,孩子用品占滿包
“我的行李中,最重要的就是奶粉、奶瓶、尿不濕,再就是布洛芬和蒙脫石散,都是給孩子備用的。”33歲的曾根手上抱著1歲多的兒子松松,身旁放著一輛嬰兒推車,一個行李箱,一個大書包和一個紅色布袋。她一邊哄著娃一邊朝洗手間方向張望,“剛老公給孩子換了尿不濕,就去洗手間了。”
“我娘家在株洲,離長沙近,我父母經常過來。結婚后,每年都是去郴州公婆家過年。”曾根和老公在長沙打拼,疫情三年中,他們結婚生子,日子過得美滿幸福。
“最難的是2022年下半年,眼看著孩子能跑了,但是也不知道能帶他去哪里玩。”對曾根而言,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后,南站候車廳的春節返鄉旅客明顯比前兩年多了起來。“2023年,準備看看哪里合適親子游,帶著小朋友出去看看。”
(1月17日,長沙火車南站,旅客拖著行李箱踏上歸程。)
【八旬夫妻】
去女兒家過春節,出門口罩、藥品不可少
“我今年82歲,老伴79歲,我們還沒有‘陽’。”在候車廳,“老長沙”董運林和妻子李沅安拿出一只剝了皮的柚子,不緊不慢地吃著。“我們行李不多,但是里面肯定少不了口罩,還備了些藥品。”
此行,他們夫妻準備前往廣州,和在那邊定居的兩個女兒一起過春節。“女兒們都很忙,現在我們空閑時間很多,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我們到廣州去,那兒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第二個家。”
“我們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養好身體,旅游。”董運林笑呵呵地聊起2022年去過的地方,“6月去了新疆,8月去貴州呆了一個月。現在很喜歡旅居,在同一個地方住上一段時間,不用趕路,慢慢看風景、逛集市。”
這些年來,他們夫妻倆曾旅行過多次。“老伴還去過美國、俄羅斯,‘飛’的地方比我還多。今年,我們打算去新馬泰玩一玩。”
過去一年收獲美景,董運林許了一個有趣的愿望——2023年,希望老伴多吃點飯。“這樣才有力氣旅游,接著玩,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