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 全媒體記者 田甜
關于胡鑫宇案,隨著案件細節曝光,越來越多的疑點等待解開。胡鑫宇母親接受采訪時稱,其遺體是在學校后山儲糧倉庫找到的,被發現時衣服疑似反穿,呈現用鞋帶上吊的狀態。被發現時遺體已經腐壞,幾乎是“骸骨”,頭部勉強能辨認出是胡鑫宇,身上只穿著一件外套。其他家屬稱,發現遺體的附近反復找過不止一兩次,但倉庫里面卻一直沒有進去。目前胡鑫宇的尸檢已經完成,口袋內還發現了10元現金。
隨著案件細節曝光,越來越多的疑問開始縈繞在大眾心中。
第一,為什么一天一個說法?昨天說在樹林,今天說在倉庫。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糧倉”其實是一個大院落,糧倉里面也有很多樹,還有一條很深的溝,里面全是草,胡鑫宇就是在深溝旁邊的樹上發現的。正確說法是:“學校后面的一座山(金雞山)上的有樹林的有深溝的糧倉大院”。
第二,有網友質疑,一個中學生為什么能進得了看管相對嚴格的糧倉?不少媒體在報道中也說了,糧庫雖然有5米高圍墻,但恰巧有一處正在修繕,推測胡鑫宇可能是踩著沙堆翻過去的。而這處也成了搜尋的盲點,根據財新報報道,進入糧倉需要申請審批,給搜尋帶來了難度。
不少網友質疑,三個多月的地毯式搜尋,為什么遺漏了這個不算太遠的山頭倉庫,地毯式搜尋到底是如何定義的?糧倉是否沒有攝像頭?為何沒有巡邏人員,導致三個月的時間一點發現也沒有?
如今,給予胡鑫宇家人最好安慰就是還原事實真相,公開調查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