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成輝)立夏到來,氣溫漸升,萬物恣意生長。田野里、馬路邊,開滿了顏色各異的花兒。看上去很漂亮,但“路邊的野花不要采”,因為它們很可能是外來入侵物種。那么,隱藏在我們周圍的外來入侵植物知多少?你認識嗎?記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份圖鑒。
外來入侵物種,指經自然或人為的途徑從境外傳入,對本地生態系統、棲境、物種帶來威脅或危害的非本地物種。外來入侵物種到達新的生態環境后,由于缺乏相抗衡或制約它的生物,會打破當地生態平衡,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我國每年因外來入侵物種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逾2000億元。
據介紹,參照《中國外來入侵植物的等級劃分與地理分布格局分析》,外來入侵物種風險等級分為1-5:1級(惡性入侵類)、2級(嚴重入侵類)、3級(局部入侵類)、4級(一般入侵類)、5級(有待觀察類)。
(資料圖片)
長沙市農業部門提醒,如果遇到了以下植物性外來入侵物種,千萬不要自行采摘,可在工作日致電長沙市農業農村局、長沙市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反映。
聯系方式:0731-88665995,89727057
加拿大一枝黃花
風險等級:1級 ?原產地:北美
危害:根狀莖發達,繁殖力極強,傳播速度快,生態適應性強,與周圍植物爭陽光、爭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可謂是黃花過處寸草不生,故被稱為生態殺手、霸王花。
小蓬草 風險等級:1級 原產地:北美洲
危害:該植物可產生大量瘦果,蔓延極快,對秋收作物、果園和茶園危害嚴重,通過分泌化感物質抑制鄰近其他植物生長。該植物是棉鈴蟲和棉蝽象的中間宿主,其葉汁和搗碎的葉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藿香薊 風險等級:1級 原產地:中南美洲
危害:含氫氰酸及有毒植物堿,常侵害入秋收作物如玉米、甘薯和甘蔗,發生量大、危害重,造成作物減產。家畜誤食藿香薊莖葉,造成小腸充血、急性腸黏膜血管郁積等中毒現象。
蘇門白酒草 風險等級:1級 原產地:南美洲
危害:常見區域性惡性入侵雜草,植株高大,果實產生量大,與本地雜草爭奪生存空間。在新修路和施工的地方以及河溝邊,蘇門白酒草會搶先發芽生長,該地植物遭到破壞。
三裂葉薯 風險等級:2級 原產地:熱帶美洲
危害:它藤蔓溫柔、花朵漂亮,適應性極強,能輕松排擠、纏繞、絞殺、覆蓋其它植物。許多小灌木、花草、農作物,常被它“溫柔”絞殺。
皺果莧 風險等級:2級 ?原產地:熱帶非洲
危害:危害玉米、大豆、棉花、薄荷、甘薯等農作物,影響其產量。可伴隨自然界風力、水力,以及人類或動物傳播,到達草坪則成為雜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