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頻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李娜
【資料圖】
就業競爭之下,一份優質實習意味著在校招時先人一步,而優質實習崗位往往更青睞于有相似實習經歷者。在各大招聘會現場,大部分招聘崗位除了對專業、學歷有要求外,還要求求職者有相關崗位的技能經驗、工作經驗。
記者采訪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大學生在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就開始嘗試去各種行業、崗位實習。
(招聘會現場提供“大學生職業體驗招募專區”,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不同崗位需求,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記者 王智芳 攝)
大學實習前移,是提早認識、熟悉工作環境;是走向社會、尋找機會、學以致用、提升能力的未雨綢繆之舉;是目標明確的“有效實習”,值得鼓勵。要注意的是,別讓實習耽誤了學習。
“實習早鳥”,大一大二開始步入職場
“實習經歷在當前的求職簡歷里是‘必填’項目,如果白紙一張,很難說服用人單位錄用吧?”就讀于湖南工商大學法學專業的大二學生袁杰(化名)表示,希望通過實習考量自己的工作能力,謀劃就業方向,大一暑假就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了一個多月。
袁杰坦言,自己第一段實習經驗“含金量”并不高。“每天基本就做些收發文件、打印復印等‘打雜’工作。”袁杰說,自己沒有真正接觸到專業內容,“雖然進行專業實踐的初衷沒有實現,但通過實踐明白了,專業知識必須學扎實,只有通過司法考試才能有更好的實習機會。”
近兩三年來,參加實習實踐是邁入職場“先行棋”的觀念,已經在大學生中形成共識。同樣屬于“實習早鳥”的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3年應屆畢業生蔡紫嫣(化名),她的實習經歷相當豐富。
“大二在地方報社實習,大三在武漢大學融媒體中心實習,大四在快手HR崗位實習……”蔡紫嫣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提前實習的主要原因是想跨專業做職業規劃。“如果畢業后打算跨專業就業,就需要豐富的相關實習經歷,所以實習肯定是越早越好。”
蔡紫嫣表示,自己一直對傳媒行業十分感興趣,三段實習選擇了不同的媒體類型。“實習之前,僅僅只是對這份職業感興趣,并不清楚實際工作情況,實習能幫助我詳細了解。”蔡紫嫣說,“萬一畢業后真的要跨專業就業,這些經歷就是我的‘王牌’。”
“卷”不是壞事,用實踐探索職業規劃方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職場賽跑中,學生們“卷”的不僅僅是一份實習機會,而是未來在職場中的更多可能性。
畢業于衡陽師范學院新聞傳播專業的吳倩,從大一開始就踏上了實習之旅。她告訴記者,自己賣力實習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就業壓力和學歷不自信。
“我的未來目標是進大廠工作,既然學歷不占優,我只能‘卷’實習經歷。”吳倩坦言,自己想去的大廠其競爭者大部分都是“雙一流”高校畢業生,對很多名校學生來說,找實習不難。他們通過校企合作、學長學姐傳幫帶,實習機會不少,不少人基本都在央媒和大廠實習過。
在蔡紫嫣看來,“卷”實習未必是件壞事。很多人在大學期間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方向和愛好,通過實習可以探索和實踐。“像我一開始就決定了未來要跨專業就業,需要通過實習來判斷未來職業方向。在崗位中感受工作環境和內容,會對自己未來發展規劃更有幫助。”蔡紫嫣。
“卷”還需有意義,切記別讓實習耽誤了學習
“實習經歷是求職者重要的‘加分項’,尤其是在同等學歷條件下,擁有豐富、扎實的實習經歷者更有優勢,這是毫無疑問的。”湖南省省級職業指導專家團成員邱智軍表示,臨近暑假,不少在校大學生或因學校鼓勵、師長建議,或因自身學業、職業規劃需要,在考慮實習事宜。利用空余時間或假期實習,可以積累經驗、增長見識、鍛煉能力、提升技能,這對大學生未來的升學或就業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邱智軍提醒,實習需要合理規劃、不要盲目,更不要因實習耽誤學習。“實習應根據自身未來的學習規劃或求職目標、職業目標來進行。比如你的目標是升學,那就盡量參與科研項目、實驗、夏令營等。如果說你實習的目標是為爭取某個企業或某個崗位的就業機會,就盡量從相應企業或崗位上來開展。”邱智軍表示,實習針對性越高,未來機會就越多。
目前,不少用人單位招聘,都會將有無相關實習經歷作為優先條件。如何選擇實習單位與崗位,建議從企業相關性、崗位相關性和行業相關性進行考量。低年級同學因專業基礎相對欠缺、求職目標可能不太清晰,可以先通過實習實踐作自我了解和能力驗證,以明確未來求職目標;高年級同學,則重點考慮與學業或求職目標相匹配的實習實踐。
“我曾指導過一位雙一流高校碩士生,他就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非常明確,要進入某央企投資部門,所以他的實習先從相應區域國企投資崗位做起。積累了經驗后,再找目標企業的投資崗位進行實習,目前實習進展順利。”邱智軍提醒,千萬注意不要為了實習而實習,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不要因為實習實踐或做項目耽誤學業,如果因為實習掛科,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