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消費 > 正文

    預計2025年醫美行業將達到4000多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1-03-17 10:34:42

    醫美市場規模逼近2000億元,但是正規機構不到20%,這個行業到底怎么了?

    3月15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和21新健康研究院舉辦的3·15線上行業對話醫美專場活動,來自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美容機構分會副院長田亞華,新氧科技副總裁、新氧風控委員會負責人張力明,如新中國市場營銷副總裁凌可及,德勤中國財務咨詢并購交易服務總監、《中國醫美市場趨勢洞察報告》撰寫團隊負責人羅天健,共同聚焦醫美行業,探討“美麗經濟”背后的隱秘風險。

    隨著國民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美麗時尚經濟開始崛起,家用美容儀、水光針、熱瑪吉等產品市場需求大漲,但在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假冒偽劣產品橫行、產品標準缺失等問題,各種“美容”變“毀容”的慘劇不斷上演。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醫美經濟處于一個什么發展階段,當前存在哪些阻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呢?

    醫美市場滲透率遠低于發達國家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正處于消費升級的階段,消費者對于容貌管理、身材管理都有了更多元的訴求,因此他們對醫美服務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中國醫美市場前景廣闊。但對比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醫美行業,中國醫美市場健康發展還存在諸多障礙。

    來自德勤的羅天健表示,美國的醫美行業在上世紀80年代其實已經開始萌芽,2000年已經相對來講是進入了一個比較成熟的黃金周期;此時,韓國美容開始崛起,在2010年前后,整形外科手術已經聞名世界;如果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的醫美企業,大多在2010年前后才開始成立。

    整體來講,中國醫美起步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起步晚,市場滲透率僅有4%,遠低于韓國、美國以及日本目前的醫美滲透率。單從技術層面講,國內的外科手術與日韓并無明顯差距,起步晚造成的主要障礙在于目前我國的專業整形醫生的資源極為缺乏。

    羅天健表示,從每百萬人口擁有多少個醫美醫生的統計學意義來看,目前韓國每百萬人中擁有50多個專業外科整形醫生,但在國內卻只有幾個。考慮到整個行業需要依賴更多的專業醫生來提供成熟的服務,但醫美醫生培訓的周期是比較長,這方面的人員資源的稀缺無法很快去填補,這可能是我們后續中國醫療行業長期發展的一個障礙。

    對此,羅天健還表示,日韓的醫美行業監管體制,是相對來講比較完善,以及對客戶的服務水平是能做得更精細化。

    醫美亂象需各方合力共治

    醫美服務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中國相對薄弱的醫美行業監管體制也為“黑醫美”提供了生存土壤。有研究報告指出,在年超1000億元的醫美市場中,正規醫美機構不到20%,“黑醫美”為何盛行?又該怎樣引導醫美行業走向規范化和標準化的軌道?

    作為國內上市互聯網醫美平臺企業,新氧科技副總裁張力明表示,其實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的洞察白皮書》提到,2019年合法合規開展醫美項目的機構大概只占全行業的12%,在這12%的機構里邊還有15%是超范圍經營的。

    究其原因,張力明表示,國民消費的升級,醫美是越來越進入了廣大人民的生活,在龐大的利益之下,資本也進入市場推波助瀾,本處于相對比較隱秘角落的醫美開始走向前臺。

    而如新中國市場營銷副總裁凌可及也表示,任何新興產業在發展的初期都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比如執行標準不夠完善、生產技術不夠成熟等,這時候就更要求企業要有高度的自律,并且要有企業責任感,以確保消費者的利益不受損害,我們應該嚴把生產關,以確保產品質量符合甚至遠高于國家相關的標準。

    張力明介紹,據新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3月14日-2021年2月25日,共攔截問題機構10902次,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3490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141157例。

    面對醫美行業自律尚未完全形成,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規范醫美行業的發展,新氧科技給出了一份具有啟發意義的答卷。張力明表示,新氧科技2017年推出嚴選計劃;2019年建立醫美正品聯盟;在2021年,除了開展中國醫美行業的自律行動之外,還會發揮信用科技對于醫美關鍵資源的鏈接作用,力爭打造一個權威性和公信力并重的中國醫美行業的首個科普“避坑指南”;同時,通過平臺數據及時提供風險預警,優化監管和控制;升級審核機制等等。

    除了行業自律,政府與協會治理也是引導醫美行業發展的有利工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療美容機構分會副會長田亞華表示,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代表醫美行業、機構以及各個利益相關方,包括我們上游的醫美產品生產供應商、消費者,在積極與政府溝通。在協助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標準規則的同時,積極配合政府完成監督方面的工作。

    田亞華還表示,一旦發生問題以后,消費者可以通過向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報案、聯系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與監管部門,也可以向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學會投訴舉報。

    中國醫美發展未來在哪里?

    目前,不僅醫美服務需求水漲船高,電商帶貨更讓潔面儀、美容儀、脫毛儀、美腿儀等各種美容儀器飛入尋常百姓家,線上醫美營銷也成為中國醫美發展的顯著特點,那線上營銷給醫美帶來怎樣的優勢與困境,中國醫美未來發展趨勢又是什么?

    如新中國市場營銷副總裁凌可及表示,以美容儀為例,80后與90后是美容儀的主要消費力,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個性化與科技化的需求使得美容儀這一類的產品特別受到他們的歡迎。除了國內消費的升級與多元,電商平臺、社交媒體以及直播等的價值,還有帶貨達人的廣泛種草和親身體驗,這些都極大的刺激了消費者的需求,也大大的縮短了品類爆紅的時間。

    張力明表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廣大的消費者獲取信息的難度是越來越低的,途徑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隨著專業醫美垂直平臺的出現,商品價格、項目內容以及醫生的信息更加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的局面,這個是一件好事。但是之前的傳統的轉診平臺與渠道,也通過了這種互聯網的方式改頭換面,用一些低價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內容去誘使消費者提供自己的信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的出現其實并沒有優化整個行業,對于行業來說是一種不好的體驗。信息過載導致信息環境魚龍混雜,消費者經常眼花繚亂,無法辨別真假,經常被一些相關信息所誤導,對消費者也是一種傷害。

    對此,羅天健表示,數據化、營銷方面的互聯網科技普及化,允許我們有更多的消費者未來能通過他們的手機去理解行業的很多項目性質與背后的風險,通過很多真實用戶的評價來理解不同的醫美項目,這方面起到的是驅動作用。

    羅天健還表示,整個來講,“我們覺得中國醫美行業是個非常好的賽道。”第一,我們國民的人均收入是平穩的增長;第二是伴隨著我們整個行業的一個消費升級趨勢;第三是數據化、營銷方面的互聯網科技普及化,未來能伴隨著我們行業更持續性的發展。

    對于中國未來的醫美市場如何發展,羅天健回應,鑒于目前中國醫美的滲透率還是明顯低于很多成熟國家,這個市場會擁有一個非常長期的增長空間。未來的話,我們預期整個行業維持一個15%的復合增長率,到2025年,是預期可以達到4000多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記者 唐唯珂 張祥怡)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动漫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亚洲av日韩av无码|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wwwxxx亚洲|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APP|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无码中文毛片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2022中文字字幕久亚洲|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