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主題基金正在逆襲。
截至2021年3月18日,近一個月基金凈值漲幅前三均為鋼鐵主題基金,鵬華國證鋼鐵、中融國證鋼鐵、國泰中證鋼鐵這三只鋼鐵主題基金近一個月的漲幅分別是19.60%、19.19%、18.31%。
與此同時,市場上仍有七成以上的基金陷入虧損。
不僅如此,鋼鐵板塊也集體“鋼”了起來,3月18日,方大特鋼漲停,太鋼不銹上漲7.07%,永興材料上漲5.04%,還有寶鋼股份、西寧特鋼、久立特材等個股集體上漲演繹了一片紅海。鋼鐵指數也在近一月里上漲了11.06%。
這意味著,傳統夕陽產業的鋼鐵行業大年來了?
月度收益冠軍
一邊是新發基金的遇冷,一邊是鋼鐵基金的規模增長。
3月以來,多家基金公司延長旗下新基金募集截止日,因銷售情況不理想,有的基金募集期延長兩個多月。
但是,國泰中證鋼鐵ETF的規模卻在近期迎來了翻倍。
在2月18日到3月17日期間,國泰中證鋼鐵ETF獲得3.13億元資金的凈買入,規模從2.19億元增長到5.32億元。
行業ETF作為把握結構性行情和獲取行業發展紅利的最佳標的,受到市場的強烈關注。
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今漲幅最大的ETF為國泰中證鋼鐵ETF,上漲21.66%。
國泰中證鋼鐵ETF由國泰基金管理,2020年四季度披露的十大重倉股為寶鋼股份、包鋼股份、中信特鋼、沙鋼股份、河鋼資源、南鋼股份、河鋼股份、華菱鋼鐵、新興鑄管和重慶鋼鐵。
鵬華國證鋼鐵、中融國證鋼鐵、國泰中證鋼鐵這三只基金不但一月收益包攬了基金前三名,從一年的收益來看,也是分別達到了52.28%、45.19%和44.37%,業績亮麗。
同時在最近一個月,市場上的7000多只基金中,有超過5000只基金虧損,還有多個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新基金的凈值跌破1元。
機構頻繁調研
多只鋼鐵股迎來基金經理青睞。
中信特鋼披露的信息顯示,3月2日有包括中歐基金、大成基金、睿遠基金、工銀瑞信、易方達基金等共約60人調研公司。
隨后,博時基金等參與了三鋼閩光的調研,其披露的調研紀要顯示,羅源閩光正在實施轉型升級項目建設,H型鋼生產線設備已安裝完畢,預計外國專家3月上旬可到達國內,月底可進場調試。
睿遠基金、中歐基金、博士基金還參與了華菱鋼鐵的調研。
華菱鋼鐵披露的調研紀要顯示,該公司近幾年業績增長明顯,原因主要是公司品種結構調整成效顯著,“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盈利能力、滿足客戶終端個性化需求”的品種鋼占比逐步提升,2020年末已達到50%,并積極向優鋼、特鋼轉型,寬厚板、熱軋板、汽車板等品種在細分領域建立了差異化競爭優勢,漣鋼薄規格板材熱處理能力在亞洲排名第一,公司一系列產品實現進口替代,填補了國內空白。
不僅如此,富國基金、南方基金、農銀匯理等基金公司也參與華菱鋼鐵的調研活動。
同期,鋼鐵股上漲強勁。華菱鋼鐵、包鋼股份等強勢股的漲幅超過50%。
“順周期”+“碳中和”助力
分析人士指出,鋼鐵基金的走勢,延續了2020年以來順周期板塊持續走強的趨勢,同時,在碳中和戰略布局之下,鋼鐵板塊或迎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且當下資金極力避免去往機構扎堆主題火熱的方向,因此,鋼鐵股成為基金經理關注的對象。
中信證券首席周期產業分析師敖翀的團隊認為,2021年或許是鋼鐵行業的大年,隨著其供需格局向好趨勢明顯,投資機會不亞于2017年。
興業證券分析指出,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或對鋼鐵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鋼鐵行業或面臨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將加速推動鋼鐵行業改善生產流程、更新設備和使用低碳能源;另一方面促使鋼企主動創新,研發深度脫碳技術。在低碳轉型的浪潮中,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通過低碳創新,市場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綠色企業未來還可通過出售碳排放權交易獲利,故更具環保優勢和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或進一步受益。
基金經理表示看好鋼鐵行業新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機會。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認為,鋼鐵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首選行業。鋼鐵行業新一輪供給側改革帶來的產銷缺口有望使得成品鋼的價格上漲,在產量削減的情況下利潤仍有較大爬升空間。預計調整將持續2-3年,鋼鐵行業已經迎來了產業的變革時點,過去的產業邏輯得到重構,低估值可能會改善,目前可能是較好的配置時點;碳達峰、碳中和可能是貫穿今年全年的主題。
(記者 李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