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公司年終獎的陸續到位,轉換平臺、重新出發的心態驅使部分互聯網人選擇離職跳槽,或者提前打探目標企業消息、伺機而動。
今日,來自脈脈針對互聯網職場人進行的“互聯網人生存狀況調查”顯示,49%的受訪者表示有離職的打算,11 %已經離職;沒有離職打算的人為40%。
“不滿意公司待遇或環境”是跳槽主要原因
對于已經離職或者有離職打算的人來說,“不滿意公司待遇或環境”,是選擇跳槽最重要的原因。隨著跳槽高峰期的到來,脈脈平臺上關于薪資比較的內容逐漸增多——不同互聯網公司的職級體系如何對標?每家公司職級對應的薪酬范圍是多少?研發、產品等不同崗位,誰家總包最多?來自內部員工的解答,將互聯網大廠的薪資體系進行了信息共享,為職場人提供參考。
此外,有47%的受訪者將“個人發展遇到瓶頸”視為離職的主要原因,31%選擇“不能認同公司的價值觀”。僅有22%的受訪者表示因為“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令人意外的是,已經離職或有離職想法的人中,有20%的受訪者將離職的念頭歸因于“工作強度大到難以忍受”。這與外界對互聯網人疲憊不堪的印象有所不同。
?20%互聯網人基本不加班
參與此次調查的互聯網從業者中,有48%的人表示自己的加班狀態為“靈活機動加班”;15%的人是996(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11%是“大小周”(一周工作6天,一周工作5天輪替)。不過提及自己的加班狀態為“724”(不間接工作)、“11116”(早11點上班,晚11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和“007”(中午12點上班,晚上12點下班,一周工作7天)的受訪者,比例分別為5%、4%和3%。
20%的互聯網職場人表示自己基本不加班。
與工作強度相對應是公司給予的補助和薪資是否合理。調研顯示,有10%的人認為公司的加班補助“非常合理”; 39%表示“基本合理”。認為“不合理”以及“非常不合理”的比例則占到了37%。
45%的受訪者表示公司績效計算與付給是“合理的”;30%的人認為“不合理”。在工資收入滿意度上,50%的受訪者表示對自己的收入滿意,41%的人表示不滿意。
互聯網公司的團建活動,近期迎來密集期。此前,坊間曾傳出對于團建的抱怨之聲,主要集中在強行占用休息時間、員工間故作熟悉和過度“雞血”。
脈脈調查數據顯示,僅有10%的00后職場人喜歡團建;而90后則達到21.57%。95后作為90后和00后的分水嶺,喜歡團建的人數和00后占比類似,為11.42%。在職場人看來,團建雖然熱鬧,并不能代表深層次的企業關懷。
(記者 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