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近10年間,我國總人口數增長速度延續放緩勢頭。專家表示,從人口結構看,我國已跨過了第一個快速人口老齡化期,很快還需應對一個更快速的人口老齡化期。老齡化加劇給我國養老金高效可持續運行帶來嚴峻挑戰,加快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大力發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成為養老金融改革的關鍵環節。
建立多層次養老體系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總量為2.64億人,占總人口比例18.7%。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的20年間,老年人口比例增長8.4個百分點。
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養老目標基金產品能夠很好地滿足個人長期投資、穩健增值、個性化的養老金投資需求。但目前我國養老目標基金存在規模不足、投資限制較多、政策扶持力度較低、覆蓋面有限等問題,仍需要在相關政策、產品設計、資產配置等方面做出改進。”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說。
王一峰建議,借鑒海外經驗,我國在第一支柱方面,應積極推進養老金全國統籌調度體系,以加強資金管理和使用,提高投資收益;第二支柱方面,需要加快個人賬戶的建設落實,給予雇員不同的風險偏好選擇,增強養老金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建立健全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和豐富個人賬戶類型,以推動我國第三支柱養老金實現高速高質量增長。
養老金第三支柱蓄勢待發
在第三支柱方面,游鈞表示,近年來,人社部在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框架下系統謀劃、整體設計第三層次制度模式。經過充分研究論證,借鑒國際經驗,總結國內一些試點經驗,目前已形成初步思路。總的考慮是,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我國提供第三支柱養老金產品的主體主要為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以及信托公司四類金融機構。各部門根據自身業務特點,不同程度參與了養老金融市場的開發,初步形成了多層次的個人養老保障體系,但在制度和產品創新設計上有待完善。當前養老金產品主要包括養老目標基金、養老保險產品、銀行養老理財產品以及養老信托產品。”王一峰說。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需鼓勵更多金融機構參與開發多樣化的個人養老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