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農場的大米在學校開學、企業復工之后接到了不少訂單,正在加班加點地加工生產。”“我家的草莓銷售也十分穩定,采摘客絡繹不絕。”“老客戶就喜歡吃我家的雞蛋,春節期間囤起來的草雞蛋一下子就賣完了。”節后,隨著復工復產帶來的市場需求,我市農產品銷售也迎來了“供需兩旺”的利好局面,其中有著“特色”和“口碑”等標簽加持的家庭農場,也乘著這股“暖流”,邁出了新一年發展的穩健步伐。
梯次發展,兩家“全國典型案例”全省并列第一
“能夠入選全國第三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真是沒想到。”近日,丹徒區江河匯家庭農場負責人謝玲談起2021年11月15日的那一次“通知”,依舊十分激動。作為第三批次全省入選者,江河匯農場在謝玲的精心打造下,布局了種植采摘區、餐飲休閑區、垂釣區、林下放養區四大區塊,形成了“綜合種養+農業科普園地+休閑農業”經營模式。
“我們農場以應時鮮果作為主打產品,有葡萄、草莓、蟠桃、翠冠梨等,全部采用避雨栽培、滴灌技術,采摘周期覆蓋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做到了‘多品種,小批量,精品化’,確保‘月月有花賞,季季有果摘’。”謝玲說,為增加農家樂客流量,農場利用自種自養的食材,不斷推陳出新,創制一批特色農家菜,吸引了大批慕名而來的客人。同時,農場還陸續推出果樹認養、小朋友田間課堂等營銷模式,休閑農業發展勢頭也十分不錯。
早在2019年,句容市如花家庭農場就入選了第一批全國家庭農場典型案例。農場主吳如花是個堅強而自信的單親媽媽,她靠著一股子韌勁和不斷學習的勤奮,為農場打造出5-6月份有桃、7-8月份有西瓜和玉米,9月份有商品山芋,11月至來年有山芋粉絲,還有芝麻油、手工粉絲、豆腐圓子、玉米粉、泡菜等組合的農產品庫,2021年農場實現銷售額30多萬元。
據了解,作為農業產業的中堅力量,全市錄入名錄系統的家庭農場有4476家,其中工商注冊2282家,占51%;各級示范家庭農場總量736家,其中省級165家、市級378家、縣(市、區)級193家,示范家庭農場占家庭農場總量16.46%。而擁有兩個“全國典型案例”的我市和南通一道,各自占據了全省7家“全國典型案例”家庭農村農場的兩席位次。
全國典型案例“領頭”,省、市、縣(市、區)級示范在后,我市家庭農場發展正呈現出梯次有序,傳承有力的發展格局。
抱團突圍,家庭農場聯盟共擊市場風浪
“此次成立興農家庭農場發展聯盟,既填補了我市家庭農場聯盟的空白,又能實現家庭、農村、農場之間的交流協作,充分發揮聯盟在農業科技、信息化服務、品牌建設、農場管理、金融服務方面的統籌作用。”2021年12月17日,在我市首個登記的家庭農場聯盟——句容市興農家庭農場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上,聯盟理事長熊國云的一番話,道出了家庭農場聯盟的初衷,更標志著我市家庭農場從過去的單打獨斗正式向“抱團”發展過渡。
除了此次登記注冊的句容市興農家庭農場發展聯盟之外,我市的眾多家庭農場也按照地域和區塊,自發誕生出一些小型聯盟。這些聯盟大都在肥料、農資、農機具供應和使用以及信息、渠道等諸多方面打開方便之門,為聯盟成員謀福利,帶動產業更好發展。
“家庭農場發展聯盟的成立,既是回應包括家庭農場在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需求、實現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由單一走向集聚協同、由‘一產’轉向‘三產’融合的重大轉變。”市農業農村局政策與改革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家庭農場發展聯盟將立足農場、服務農場,做好聯農、帶農工作,促進家庭農場間的資源共享,利用聯盟的優勢擴大影響,創出品牌,增強感召力,使家庭農場聯盟真正成為農民走向市場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在鄉村全面振興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多點開花,讓發展亮點延續至新“爭”程
家庭農場,猶如我市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個個基礎節點,串聯而出的則是覆蓋整個城市的農業發展網絡。而為這個網絡不斷增添發展活力,則是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都可以做出的有為之舉。
“2021年,我市家庭農場工作涌現了諸多特色做法,其中,‘金穗行動’的開展,有針對性地解決了農業主體貸款難、貸款貴問題。目前,全市開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金穗行動”已發布5批、273個農業經營(項目)主體融資需求,貸款需求近15億元,已落實貸款5.4億元,其中家庭農場155家,貸款8908.6萬元。”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家庭農場規范化建設試點開展順利,丹徒區106家家庭農場用上了家庭農場專用財務軟件,有了財務賬目,管理制度上墻。此外,全市分別新增省級、市級、縣級示范家庭農場23家、50家、125家。
但就目前看來,家庭農場發展依舊存在土地租金區域性差異較大、設施用地政策落地難、農產品營銷難以體現優質優價,農場主品牌意識不強,生產成本上升持續攀升等不利因素影響。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家庭農村發展將在落實好江蘇省家庭農場發展條例,完成家庭農場名錄,培育示范家庭農場,完成“雙30”目標的基礎上,著力培育家庭農場典型,繼續指導家庭農場聯盟的發展,推廣家庭農場 “隨手記”,提高使用率,制訂出臺促進規模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文件,進一步推動家庭農場穩步向好發展,讓“健步跑”成為家庭農場發展的常態。(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