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夏明勤)為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用情用心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做兒童的引路人、守護人、筑夢人,西北大學哲學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瞳”計劃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19日前往陜西省安康市白河縣第二中學,開展為期十天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本次社會實踐團隊的6名成員,在哲學學院郭振華老師的指導下,依托中華兒慈會和西北大學《農村留守兒童與脫貧家庭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研究》項目,根據兒童的實際需求開展相關活動,幫助兒童認識和看待世界,探尋心靈成長的歷程和自我存在的價值,為15名八年級的學生開展了“我和我的世界”主題系列活動,包括6次小組活動、2次閱讀工作坊、2次趣味活動、1次電影賞析活動,并結合社區行對11位孩子進行了家訪。
該團隊以“瞳”為切入點,借助孩子個體內部視角并結合團隊外部視角,陪伴孩子打破、建立、調整自我圖式,循序漸進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看到世界,積極建立“世界與我”的良好關聯;在小組活動中,孩子們認識到共同制定并自覺遵守游戲規則的必要性,每名兒童在活動中通過他人的回饋看到自己,在觀察他人的過程中反身觀察自身并在活動中看到自己周圍的他人,讓兒童學會聯結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提高了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在團隊合作活動中,孩子們能夠建立伙伴關系并深化團隊合作意識,樹立合作精神,懂得合作的意義,并由此慢慢學會合作,學會堅持;在社區行和家訪活動中,孩子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生活環境、講述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呈現出了自己對于自己生活環境的觀察和理解。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西北大學學生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將論文寫在大地上,用情用心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他們和白河二中的中學生之間形成了有效互動、雙向賦能。團隊成員幫助兒童建立自我與世界的聯系,理解現實世界與自我之間的關系,通過世界看到自己、認識自己并重新定位自己;兒童也逐漸能夠開始重新構建對周圍環境的理解,以新的視角拓寬自己的視野,發現資源并促進自身的成長。
本次活動不僅有助于營造關愛農村留守兒童與脫貧家庭兒童健康成長氛圍,同時也為鞏固扶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貢獻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