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30日下午,“以案說法”商業秘密保護系列講堂活動在馬陸鎮李家村村民委員會舉行,吸引近100名企業員工代表參加。
“讓你疲倦的不是遠方的群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石子。讓企業恐懼的不是強大的對手,而是自己的商業秘密變成了對方手里的底牌。”活動上,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不正當競爭處公職律師楊杰通過典型案例,從刑事維度深入解析商業秘密的概念、保護方法和法律風險。
例如,權利人A公司生產膨脹螺絲所用的、與現有技術相比屬于很小改進的一項技術,就被法院認定為有效的商業秘密。被告因使用原告的商業秘密,法院最終判決被告賠償原告損失430萬美元。
法院認為,被告所使用的原告A的商業秘密盡管只是一項“很小的改進”以及原告開發這一技術的成本很低的事實已經不重要了?!耙驗?,正是這項盡管‘很小’的改進技術,被告已經從生產膨脹螺絲上獲得了利潤。”楊杰解釋道。
這也是很多企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對此,上海奧美尼齒輪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康亞杰深有感觸:“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會接觸到很多客戶和公司自身產品的技術信息。經過這次培訓,我們對商業秘密的保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提升了自身的商業秘密保護能力?!?/p>
“這次活動對員工提高保密意識,規范日常經營管理行為,都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上海奧美尼齒輪有限公司人事經理袁真珍直呼“受益匪淺”,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更加注重商業秘密的保護,加強內部管理和技術手段,確保商業機密不受侵害。
商業秘密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的財產權利,關乎企業競爭力,對企業創新發展至關重要。據了解,商業秘密保護“以案說法”系列專場活動,由市市場監管局、市科協指導,市科協法咨委、市科普教育展示技術中心(市國際科技交流中心)、嘉定區科協、黃浦區市場監管局聯合主辦,旨在進一步加強對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指導幫扶,促進企業創新動能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為科技創新撐起知識產權“保護傘”,從而助力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