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丨河南省種業“航母”何時揚帆起航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2023-07-27 17:07:49

    科研人員利用高通量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平臺檢測花生種子油酸含量。劉曉陽 攝

    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受訪者供圖


    【資料圖】

    □本報記者 劉曉陽

    時間:7月17日

    調研地點:新鄉市平原示范區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

    前不久,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植物生物技術》發表的一篇科研論文在國內花生育種界引起不小轟動。

    “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創制出抗除草劑的花生新種質,為花生種質資源精準創新提供了新途徑。”這一重大突破正是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家生物育種中心”)花生育種團隊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

    作為我國農業領域首個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從2019年4月啟動建設至今,國家生物育種中心努力構建集創新、熟化、展示、轉化、產業、資本等覆蓋生物經濟全鏈條的完善產業體系,全面提升生物育種科研創新能力,從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端穩國人飯碗。

    有基礎有優勢 生物育種碩果累累

    盛夏時節,位于中原農谷核心區的國家生物育種中心,一派繁忙景象。試驗田里,耐密植高油大豆新品種鄭1825,長勢喜人,植株已有二三十厘米高;實驗室內,科研人員孫子淇正在利用高通量分子育種平臺篩選花生抗病材料。

    經過4年的緊張建設,國家生物育種中心的田間試驗區和科研設施區已投入使用,國內領先的農作物高效基因分型、單倍體育種、轉基因與基因編輯等研發平臺建成投用。

    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立足河南實際,按照“邊建設、邊運行、邊產出”的思路,國家生物育種中心先期啟動了小麥、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的育種研究,并逐漸形成以農作物新品種選育為優勢和重點的研究領域。其中,小麥、花生育種研究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花生遠緣雜交育種跨入世界領先行列。

    秉承“資源共享,不搞重復建設”的理念,國家生物育種中心整合依托省農科院建設的小麥國家工程實驗室、花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22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發平臺的科研資源。自組建以來,共有37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或河南省審定,有83個新品系參加區域試驗。

    比如,育成的小麥品種種植面積占全省8500萬畝的1/3左右,占全省優質小麥種植面積的65%以上;育成的花生品種種植面積占全省2200萬畝的50%左右,占全省高油酸花生種植面積的50%以上;大豆品種種植面積占全省700萬畝的20%左右。這些品種不僅在我省糧油作物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支撐國家糧油安全的重要成果。

    引進來走出去 創新選人用人機制

    “政府牽頭,企業化運作,這是一個很大的平臺。”早在2020年,來自德國的知名蔬菜專家喬治·克赫就全職加盟了國家生物育種中心,負責蔬菜育種團隊的組建并開展相關工作。

    喬治·克赫致力于高端設施蔬菜新品種的研發,聚焦番茄、生菜、辣椒、黃瓜這四個蔬菜作物,選育出高抗、好吃、健康的蔬菜新品種。目前,蔬菜育種團隊正在加緊籌備中,蔬菜溫室建設、種質資源搜集等工作都在同步推進。

    “針對育種研發中遇到的一時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我們加大對外科技合作,借助外力提升創新能力。”國家生物育種中心相關負責人鄭崢表示。中心與農業學科綜合實力排名全球第一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開展實質性合作,通過“訂單式”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帶著任務去學習、開展聯合攻關,任務完成后回來工作,這一合作形式為中心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常格不破,人才難得。根據需求面向國內外優勢科研機構通過合作攻關、定制研發或揭榜攻關,柔性引進人才,補齊研發短板,協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同時,研發平臺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為國內外相關研發機構提供公共技術服務。

    補短板強鏈條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協同

    生物育種是現代農業的“芯片”,是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

    雖然河南發展生物經濟優勢明顯,但必須承認,生物技術原創能力薄弱、事業單位體制機制不活、育種模式落后、種業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依然存在。為此,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盡快補齊短板,提高創新效率。

    “為破解現有事業單位人員向企業流動的瓶頸障礙,快速形成中心的基礎創新力量,探索實施‘雙跨單聘’‘兩權分處’的特殊政策。”國家生物育種中心研發部負責人張磊介紹,例如,省農科院的多個育種團隊在保留原事業單位身份和待遇不變的前提下,可以選擇到生物育種中心工作,實行企業化管理,享受所聘崗位的薪酬,研究取得的成果署名權歸原所在單位,處置權和收益分配權歸中心,加快種業科技成果轉化速度。

    “此舉旨在破解種業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體制內科研機構的育種研發優勢,另一方面,企業化管理可以解決事業單位運轉效率偏低,創新動力活力不足的問題。”張磊坦言。

    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協同,國家生物育種中心不斷加快產業發展步伐,以有力的科技創新能力助推秋樂種業成功上市;聚焦高端設施蔬菜種業產業發展,成立“中育科蔬”蔬菜育繁推一體化企業;與平頂山市農科院合資成立“中育平韭”特種蔬菜育繁推一體化企業,著力打造特種蔬菜領域的“隱形冠軍”。

    “持續強化體制機制創新,統籌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力爭科研條件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科技創新能力實現‘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打造生物育種創新引領型新高地、我國種業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和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說。

    關鍵詞:

    最近更新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国产亚洲精aa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夜色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 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观看久久| 亚洲成片观看四虎永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91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