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這位神情呆滯的垂垂老者是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今年81歲了。這是他在當地時間7月26日在參議院例行記者會上向記者介紹“國防授權法案”時的表情。
(相關資料圖)
此時,他已經整整20秒鐘傻怔在講臺上,眼神呆滯地望向前方,他宕機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最后被發現異樣的助手們架走了。
他與那位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一樣都是不斷地摔倒、和空氣說話,和真空握手。
但83歲的佩洛西卻說,拜登還是個孩子。
而100歲的基辛格則剛完成訪華。
這就是美國的現狀——垂垂老矣,卻心有不甘。
這些仍位居高位的美國政客一點也不覺得自己老了,他們的想法與另一位78歲的特朗普一樣,都覺得美國還能“再次偉大”,而自己還能“第二春”。
于是他們聚在一起,貪婪地揮霍著美國霸權最后的那點慣性。
美國的老政客開啟了最后的瘋狂。
短短幾天內,美國向中國射出了三支“毒箭”。
分別是圖謀在聯合國挑戰2758號決議文;對臺提供3.45億美元軍事援助;妄圖阻撓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赴美參加APEC會議。
事實上,美國白宮早在今年6月份即表示,將不會為李家超參加此次在美國舉行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會議設置障礙,但現在不惜自己打臉,撕破臉皮準備反悔。
但又不難看出,美國這一招的操作痕跡太明顯。
目的是對內先安撫一下國會反華議員,對外看能不能搞幾個籌碼。
而我們想說的是,都火燒眉毛了,美國這些老政客居然還有心思玩這些小把戲。只能說斗爭的警惕性不夠高。
美國人應該明白,以上射來的這三支“毒箭”,再加上賴清德這個“灰犀牛”,這是一筆“巨賬”,中國人是必然要算的。
也就是說,現在談什么11月份才開的APEC還有點早,中美先把8月份這個“坎”過了再說。
搞不好,就像今年年初那個所謂的“間諜氣球”一樣,讓很多計劃都流產。
或者是從“你想讓誰來誰就來”變成“不是你想讓誰來誰就能來的問題”。
那已經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可能不需要計劃那么久。
所以,美國就像他的這些老年決策者一樣,確實老了。
此時的美國應該安心來思考“鯨落”的問題了。
但這樣的關鍵時刻,日本人又跳出來了。
二戰消滅了日本臺面上的軍國主義軍事力量與精神,但肯定不夠徹底,今天的日本岸田政府依然保持著二戰時那種投機、狡詐的性格。
日本現在是戰略夠狠,戰術認慫。
日本不久前才剛剛表達完不愿意在臺海有事時直接向美軍提供軍事援助的態度,但在涉及遙遠的“戰略”問題時卻選擇暴沖激進。
日本最新通過了2023版的《防衛白皮書》,竟然將中國列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同時還指責中國增加國防預算,在“東海、南海等地區改變現狀”,還宣稱“威脅了臺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因為可能日本覺得戰略的東西吹吹牛就行了,離地獄遠;而戰術這東西離地獄近。但日本沒弄明白的是,只要挑釁中國,無論戰略還是戰術都離地獄很近。
國防部發言人譚克非指出:臺灣是中國的臺灣,日本在臺灣問題上對中國人民負有嚴重歷史罪責,近年來不但不反躬自省,反而不斷干涉中國內政。日本加劇臺海地區局勢緊張,這是極其錯誤和危險的。
日本事實上對于在臺灣問題上指手畫腳及配合美國干涉臺灣問題的后果是非常清楚的。
不久前的中俄在日本海中部舉行的“北部.聯合”軍演已經向日本演示了嚴重后果。
如果日本真的敢直接介入臺海問題或者在軍事上協助美國干涉臺海,那么它的所謂“白皮書”就是一份“白皮遺書”。
其實對于菲律賓、澳大利亞、韓國這些美國爭取發展成戰爭代理人的國家也是一樣的,正常情況下中國肯定是尋找美國這個“主力”來決戰,但哪個小丑國插上一腳“搶戲”就絕對面臨不可承受的后果。
有些時候確實不能總站在“戰略穩定”的大船上,比如當年的官渡之戰,有時太穩了也是一種風險。
波羅的海小丑立陶宛為什么迅速認慫了?
原因就是俄羅斯杜馬通過提案,不認為現在張牙舞爪的立陶宛是個獨立的國家,潛臺詞就是再嘚瑟就讓你滅國!
雖遠必誅的意義在于“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