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能生產的釘類產品多達300多種,特別是鋼排釘的市場份額在全國占據前三。”日前,河北龍泉劍釘業集團(簡稱“龍泉劍”)行政副總經理郭明霞介紹,面對疫情的不利影響,集團的訂單量較去年同期不降反升。
“龍泉劍”位于邢臺市任澤區邢家灣鎮,創建于1985年。改革開放后,該鎮的機械制造業日漸發達,大大小小的制釘廠不斷興起,“龍泉劍”是其中的佼佼者。2014年,“龍泉劍”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是國內第一家研發并生產鋼排釘的企業。郭明霞驕傲地說:“北京鳥巢、上海世博園、長沙地鐵等許多工程項目使用的都是我們的鋼排釘。”
從拔絲制釘的家庭作坊式小工廠,到現在擁有省級“數字化車間”的現代化企業,“龍泉劍”憑借著一股堅持不懈鉆研創新的“釘子精神”,讓小釘子“鉆”出了大市場。
“科技創新是企業的源頭活水。”郭明霞說,和一些企業相對獨立的研發機構不同,他們的技術研發流程貫穿于生產的每一個環節。
在該集團的生產車間,粗拔、精抽、制釘、淬火、熱處理、拋光……一顆小釘子從原料到成品,中間的每個環節都有技術人員盯守。“在生產過程中,工藝完善、技術升級隨時都在進行。”該集團品管部經理王健介紹,“龍泉劍”設立了質檢部和專職質檢員,使產品質量在各工序得到了有效控制,硬度、抗壓、韌度、耐腐蝕等企業生產標準均超國家標準。
2019年,“龍泉劍”鋼排釘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榮譽,獲得“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2020年,榮獲“河北專精特新企業”稱號等。目前,“龍泉劍”經銷商遍布全國各地,并通過旗下外貿公司“貼牌”出海,銷往韓國、印尼、巴西等國外市場。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更離不開黨建引領。”邢家灣鎮黨委書記張子毅說,在邢家灣鎮機械制造業集聚區,由集聚區黨工委直接管理所轄非公企業,配備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健全完善非公黨組織各項制度,提升園區黨建水平。同時,他們聚焦轄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精準精細優化服務,并積極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施策賦能,強化平臺建設,提升承載能力,進一步推動制釘產業集群發展。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環境。近年來,任澤區持續深化“放管服”和“兩不見面”改革,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實現新突破。“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實現全程網辦、一日辦結,以及重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建立民營企業家“吹哨報到”制度、定期開展企業家圓桌會議等,在任澤區,一系列舒經絡、通梗阻的改革舉措相繼推出,全區經濟循環暢通無阻,新發展格局逐漸形成。( 劉俐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