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布基納法索是西非古國,同時也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它位于西非沃爾特河的上游,全境大部地區為內陸高原,地勢平坦,北部接近撒哈拉沙漠,西南部奧羅達拉地區地勢較高。國土面積共27.41萬平方公里,首都瓦加杜古,全國劃分為13個大區、45個省和301個市鎮,人口2210萬,與中國北京市人口數量相當。礦產和農牧業是該國的支柱產業,2020年金礦產值占GDP的11%。此外,金礦和棉花是主要外匯來源,二者占布基納法索出口總額的95%。此外,該國工業基礎薄弱,生活用品嚴重依賴進口,長期處于貿易逆差地位。人口壓力分散了經濟增長,貧困率居高不下,據世界銀行統計,將近40%的百姓食不果腹、掙扎在溫飽線上。
布基納法索地圖。圖源:網絡
【資料圖】
布基納法索是西非的內陸國,它東鄰貝寧、尼日爾,南與科特迪瓦、加納、多哥交界,西、北與馬里接壤。國土面積為27.41萬平方公里,人口2210萬,全國共有60多個部族,分別是沃爾特和芒戴兩大族系。其中沃爾特族系約占全國人口的70%,主要有摩西族、古隆西族、古爾芒則族、博博族和洛比族。官方語言法語,貨幣西非法郎,主要宗教有原始宗教、伊斯蘭教和天主教。
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圖源:網絡
布基納法索是世界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周邊非洲國家主要的外來勞工輸出國。在經濟上,農牧業是該國的支柱產業,占了全國近八成的勞動力,2021年農牧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5%。此外,棉花是布基納法索主要經濟作物和出口創匯產品,是繼黃金之后第二大收入來源。該國資源匱乏,且地處沙漠邊緣,可耕地面積較少,農業基礎設施落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境內唯一的一條鐵路由首都瓦加杜古通往科特迪瓦。2021年布基納法索國內生產總值201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09.5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9%。
二、布基納法索歷史沿革
1. 古代歷史:布基納法索為西非文明古國,原名上沃爾特,1984年改為“布基納法索”,意思是“正人君子之國”。全國約有60個不同部落,主要種族是摩西族。布基納法索地區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就形成了一系列的王國和部落,其中最重要的是摩西王國和古崇尚文明。這些王國在11世紀至19世紀期間繁榮發展,并在貿易、農業和文化方面取得了成就。
2. 法國殖民統治:1904年布基納法索淪為法國殖民地。該地區被劃分為不同的行政單位,并被納入法屬西非殖民帝國。法國殖民統治期間,布基納法索經歷了許多政治和經濟變革,同時也遭受了殖民者的剝削和壓迫。
3. 獨立運動和獨立:布基納法索獨立運動于20世紀初煽動,但直到1960年8月才成功獲得獨立,定國名為上沃爾特共和國。在獨立后的幾十年里,布基納法索經歷了政治動蕩、軍事政變和民主轉型等階段。
4. 國家名稱變更:1984年8月4日,前總統托馬斯·桑卡拉領導下的革命后,上沃爾特河高地改名為布基納法索,意為“正直之地”。這一變更旨在斷絕與殖民主義的聯系,并強調建立一個獨立和自由的國家。
5. 現代歷史: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布基納法索政權經歷了多次政治和軍事的動蕩。2000年以來,該國開始實現一定程度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然而,布基納法索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貧困、恐怖主義和社會不穩定等。
布基納法索的歷史充滿了變遷和挑戰,但該國人民一直在努力推動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如今,該國正努力實現國家的穩定和繁榮,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三、布基納法索的世界名人和歷史關鍵人物
1. 托馬斯·桑卡拉被稱作“非洲最后的希望”,同時也是布基納法索最為清貧的一位總統。他正直、清廉,一心為國,唯一的代步工具就是一輛自行車,被稱為“自行車上的總統”。他致力于發展國家經濟、調整政府官員的薪資、整治貪腐,賣掉前任總統留下的豪車,日常僅用一輛自行車代步。為解決百姓食不果腹、國家窮苦、貧困等問題,他大力推行土地改革,發展經濟,使該國實現了糧食自由,也讓布基納法索人民第一次感受到吃飽的滋味。
他在1983年至1987年間執政,并試圖通過一系列革命措施來改變布基納法索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盡管他的執政時間短暫,但他在國內外建立了廣泛的聲譽,被譽為非洲革命的象征。
托馬斯·桑卡拉
2. 奧戴姆巴·安海德·查爾塞是布基納法索的政治家,他曾任該國總統。他于1982年至1983年期間擔任過臨時總統,在桑卡拉上臺前負責國家事務。他在布基納法索政壇有重要影響力,并在該國政治中發揮了重要角色。
3. 奧戴略·桑卡蘭·杜瓦爾與米歇爾·卡芒巴·奧戈蒂尼分別是布基納法索過渡政府總統。他們是在托馬斯·桑卡拉去世后,帶領過渡政府,為國家建設和政治穩定做出了努力。
四、布基納法索的人文特色和國家特產
布基納法索是一個多民族和多文化的國家,擁有豐富的人文特色和獨特的國家特產。具體如下:
1. 人文特色:
1)文化遺產:布基納法索保留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遺產,包括音樂、舞蹈、手工藝品和傳統服裝等。布基納法索的音樂和舞蹈以其鼓點和節奏感而聞名,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傳統。
布基納法索的舞蹈,圖源:網絡
2)攝影藝術:布基納法索以其特殊的攝影藝術而著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大城市瓦加杜古出現的“布基納式”攝影風格。這種攝影風格以生活場景和肖像為主題,強調真實和自然的風格,并致力于捕捉布基納法索人民的日常生活。
2. 國家特產:
1)布基納法索棉制品:布基納法索是非洲重要的棉花生產國之一,其生產的棉花被用于制作高品質的紡織品和手工藝品,如傳統的紡織布料和服裝。
2)奧加尼果是一種生長在布基納法索的特殊水果,外形類似于西瓜,但尺寸較小。它有著甜美的味道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常用于制作果汁和甜點。
3)奇諾亞牛奶酒:奇諾亞牛奶酒是布基納法索特有的傳統飲品,通常使用發酵的牛奶制作而成,口感醇厚、香甜可口。
五、布基納法索的著名旅游景點
1.洛羅佩尼廢墟是11世紀的洛羅佩尼王國的遺址,它在201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位于西非布基納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的東北,在這里呢可以看到洛羅佩尼王國的王宮和城墻遺跡、神廟和住宅區等,是非洲古代城邦的杰出代表之一。
2、瓦加杜古是布基納法索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聞名遐邇的當屬這里獨特的建筑風格和非洲傳統文化。如今,瓦加杜古發展迅速,人口超過了200萬。市中心有許多現代化的建筑物,包括政府大樓、商業中心和高樓大廈等。
布基納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圖源:網絡
3. 博博迪烏拉索是布基納法索第二大城市,烏埃省首府。博博人是當地最大的種族。 布基納法索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和多宗教的城市,居民主要以莫辛戈人和佩爾人為主。城市中有許多重要的建筑和景點,如博物館、大教堂、市政廳和中央市場。布基納法索是一個發展中的城市,近年來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顯著的改善。
4. 納茲嘎野生動物保護區是該國著名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它位于西非布基納法索南部,占地94,000公頃,在這里能看到大象、獅子、豹子、長頸鹿、馬賽獅、斑馬、猴子和眾多其他野生動物物種。
是探險、游泳、野餐和感受原生態大自然風光的絕佳之處!
野生動物保護區。圖源:網絡
5. 馬內卡博物館是位于首都瓦加杜古的一座博物館。在這里你能感受到布基納法索和沃爾特奈加拉地區的歷史、文化、藝術和自然遺產特色。其中包括石器時代、鐵器時代、王國時代、殖民時期和獨立后的時期的寶貴藏品等。此外,博物館還擁有大量珍貴的藝術品和手工藝品值得一觀。
六、布基納法索的歷史、經濟趣事
1. 農業經濟:布基納法索的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占據了國內生產總值的約三分之一,為全國大部分百姓提供了就業機會。主要的農產品包括小麥、玉米、稻米、紅薯、花生等。此外,畜牧業也是該國重要的經濟領域。
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圖源:網絡
2. 礦產資源:布基納法索擁有一些礦產資源,包括金、錳、磷、鉛和銀。其中,金礦是該國最重要的礦產資源之一。金礦開采對布基納法索的經濟起著重要作用,為國家帶來了重要的外匯收入。
3. 服務業:服務業在布基納法索的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餐飲業、旅游業、金融服務、電信和運輸業都是該國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首都瓦加杜古是布基納法索的商業和行政中心,也是許多服務業企業的總部所在地。
4. 貿易:布基納法索的貿易活動主要以農產品、牲畜、礦石和金等資源為基礎。與鄰國如馬里、科特迪瓦和加納有著密切的貿易聯系。此外,布基納法索也是西非經濟共同體(ECOWAS)的成員國,通過該組織與其他成員國開展貿易合作。
需要注意的是,布基納法索是一個低收入國家,面臨著諸多經濟挑戰,如貧困、就業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等。政府正在努力推動經濟發展,吸引投資,改善營商環境,并通過實施經濟改革措施來促進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
七、布基納法索的政治、軍事趣聞
1.布基納法索的政治體系為議會制共和制。根據2015年修憲,總統任期為五年,可以連任一次。然而,布基納法索政治局勢相對不穩定,歷史上曾多次發生政變和抗議活動。最近幾年,該國政府在打擊恐怖主義和提升民主治理方面面臨挑戰。
2.布基納法索的軍隊稱為布基納法索國防軍(FDS),該軍隊負責保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然而,布基納法索長期以來一直面臨來自境內外的安全威脅,包括恐怖主義和民兵組織的襲擊。該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與周邊國家和國際聯盟合作,以應對這些威脅。
八、布基納法索的奇聞趣事
1. 開普爾加交通警察:布基納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有一位非常特別的交通警察,名叫梅雷班·多蘭貝爾德。他以身著豪華服裝和高大的帽子在交通崗位上執勤,成為了城市里的一道風景線。他的形象鮮明,行駛在街頭的司機們都會向他打招呼。
2. 布給公主:布基納法索有一個有趣的傳統,當一個男孩出生時,如果他是家中的第五個男孩,他被認為是“布給”( 也就是“公主”)。這種傳統認為布給有特殊的吉祥和幸運之意,通常會慶祝他的到來。
3. 沙漠中的音樂節:布基納法索每年都會舉辦一個國際知名的音樂節,名為 "費斯圖·阿菲納塔"(Festival Afrika"A?ta)。這個音樂節在沙漠中的一個村莊中舉辦,吸引了來自非洲各地以及國際的音樂家和觀眾。音樂節期間,人們可以欣賞到流行音樂、傳統音樂、舞蹈和其他形式的藝術表演。
4. 足球文化:布基納法索是一個熱愛足球的國家,足球成為該國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人們會聚集在一起觀看比賽,并為自己喜歡的球隊加油助威。布基納法索的國家足球隊也多次參加非洲杯等國際比賽。
足球比賽,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