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非凡,新基金發行大戰來了。
2021年業已收官,來到2022年,基金公司即將打起新一輪發行大戰,從基金公司公布的發行公告可以看出,熱情有增無減,各家基金公司紛紛派出強將,期待“開門紅”。
48家基金公司的80只產品(合并份額,下同)加入發行大戰,于一月份開啟認購,35只產品由管理規模超百億的基金經理擔任,18只產品的擬任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2021年回報超20%。李曉星、馮明遠、唐曉斌、韓廣哲、陸彬、袁維德、杜猛、韓創等優秀基金經理直面PK,一日售罄、超募、爆款能否再次成為基金開門大戰中的高頻詞匯?一月份的基金發行有不少看點。
80只基金產品密集發行
2021年基金發行市場火爆,公募基金共發行逾1800只新基金,刷新歷史紀錄,發行份額逼近3萬億元。2021年業已收官,來到2022年,基金公司即將打起新一輪發行大戰,從基金公司公布的發行公告可以看出,新產品發行熱情有增無減,各家基金公司紛紛派出強將,期待“開門紅”。
2022年開市首日,有18只基金定下檔期將開啟發行,迎來一波小高潮。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48家基金公司的80只產品參與1月發行大戰,其中富國基金、博時基金、廣發基金和中歐基金公司發行新基金數量均不低于4只,延續密集發行模式。
有基金業人士指出,歷史上,多數公司在歲末年初進行調倉換股,布局新年行情,因此基金公司也會趁著跨年行情布局新年的發行市場,此外,基金發行的安排與銀行等渠道的檔期也有關系,2022年一月份發行估計比較擁擠。
從基金類型來看,一月份的基金發行中,偏股型基金占據更大份額,數據顯示,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計有47只,股票型基金有11只,合計占比超七成。偏股型基金成為一月基金公司積極布局的品種,延續了往年春節行情中股市賺錢效應積極布局權益基金的心態。
考驗號召力,優秀基金經理大PK
一日售罄、超募、爆款能否再次成為此次基金開門大戰中的高頻詞匯?誰將在新年首波發行大戰中旗開得勝?
從掛帥的基金經理名單中,就足以見得基金公司在暗暗發力,這些選手中,既有成熟的資深老將,也有新秀績優基金經理。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35只產品由管理規模超百億的基金經理擔任,18只產品的擬任基金經理管理的產品2021年回報超20%。優秀基金經理直面PK,將為一月份的基金發行大戰增添不少光彩。
開市首日就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亮相。
大成基金的大成聚優成長A,將于2022年首日開啟認購,該基金擬由風頭正勁的實力派高手韓創擔任基金經理,2021年排名前10的基金產品中,韓創占了3只,與2021年排名前列的絕大多數基金經理不同,韓創因幾乎沒有重倉新能源而被投資者關注。
同日亮相的還有,2021年基金收益排名第五的廣發多因子基金經理唐曉斌和楊冬再次攜手掛帥廣發瑞譽一年持有,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陶燦掛帥建信沃信一年持有,強強聯手、雙星配置的銀華心興三年持有將由銀華基金名將李曉星、張萍擔綱。
國內首家外資獨資公募貝萊德基金的第二只公募基金產品-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A也將于2022年1月4日公開發售。
1月5日,中歐基金投資總監王培掛帥中歐成長領航一年持有亮相。1月6日,匯豐晉信研究總監、知名中生代基金經理陸彬掛帥匯豐晉信研究精選亮相。
2022年第二周新基金發行熱度延續。2022年1月10日合計有25只基金已安排發行。1月10日,金鷹基金韓廣哲、上投摩根杜猛、興證全球任相棟、中融基金甘傳琦、中歐基金曲徑和易方達劉健維等績優基金經理攜新基紛紛亮相。頂流基金經理之一的馮明遠管理的信達澳銀智遠三年持有期于1月12日啟動發售,募集目標100億份,也是目前為止一月份募集目標最大的基金。
一月下半月后,新基發行漸入尾聲,不過還是有中歐基金袁維德、廣發基金林英睿等績優基金經理擔綱的新基發行。
也有渠道人士表示,2021年的基金表現排名已經塵埃落定,渠道多會和基金公司商量為績優基金經理發行新基金,不過2021年行情極度分化,市場震蕩反復,績優基金經理的號召力如何?將在此次發行大戰中見分曉。
新基發行呈現三大特征
近年來,公募基金市場規模不斷擴張,連續3年新發基金數量超千只,連續2年發行份額在3萬億份附近,市場對于2022年股票市場的預期也以結構化行情為主。在此背景下,2022年基金發行市場將如何表現?或可從一月份的新基發行看出一些端倪。
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在發行新產品時采取持有期模式。券商中國記者統計顯示,扎堆在一月份發行的新基金中,有34只產品采用持有期運作模式,其中23只基金產品為一年期持有,5只基金產品為三年期持有,具體為李曉星和張萍掛帥的銀華心興三年持有、馮明遠掛帥的信達澳銀智遠三年持有期、吳堅掛帥的國壽安保盛澤三年持有、袁維德掛帥的中歐多元價值三年持有和任相棟掛帥的興證全球合衡三年持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賺錢,投資者虧錢”是近年來市場的一大現象,也引起了監管和基金公司的重視,為積極引導投資者避免頻繁交易,不少基金采取持有期模式,吸引資金認購,以便讓投資者長期獲取更好收益。
基金發行市場仍以頭部基金公司為主角。券商中國記者觀察到,布局一月份基金發行的48家基金公司中,資產管理規模前20的基金公司中僅3家暫未公布新基金發行,僅6家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規模不足500億元,處于行業中下游水平。一月份基金發行競爭激烈,還體現在認購期上,數據顯示,一月份新基金發行的認購天數多數不足20天,認購天數中值在12天。一家小型基金公司表示,頭部公司新發基金無論在品牌、投研還是渠道上,優勢凸顯,小型基金公司很難競爭,會選擇避開發行密集期。
新發基金產品的類型更加豐富。新發基金的類型來看,偏股型基金仍占據主角地位,不過,產品類型逐漸豐富起來,如有4只FOF基金、指數增強ETF、固收+、4只聯接基金、量化基金等。一家頭部基金此前表示,2022年的發行將攻守兼備,在延續戰略布局思路的同時,更加注重老產品持續營銷,在產品宣傳上,將會更重視投教和理念的推廣。
目前已披露發行公告的基金產品多數定檔在上半月,隨著更多基金公司披露發行公告,2022年1月的基金發行市場將更加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