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全球熱聞】全國碳市場一周年:促進綠色轉型,交易范圍和品種待擴大

    來源:揚子晚報2022-07-16 18:46:17

    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額近85億元、最高達到62元/噸,這是截至今年7月15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下稱“全國碳市場”)開市一年來的成績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些數字是什么概念?“在可交易的前提下,假設一個人通過行走、綠色出行、線上繳費等綠色生活方式積攢碳減排值,一年積攢了幾噸,按照當前的價格,可以以60元上下/噸的價格賣出。”一位業內人士解釋稱。不過目前全國碳市場中的交易主體并不包括個人,八大高耗能行業中也只納入了電力行業。

    雖然交易范圍還相對有限,但全國碳市場上市一年來,碳排放權交易被更多人知曉——二氧化碳的排放權可以當成商品一樣來買賣。全國碳市場推動企業低成本減排的作用初步顯現。

    在促進綠色轉型的同時,碳排放報告數據作假、交易品種有限等問題也有所暴露。業內預計,下一步市場覆蓋范圍將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逐步豐富交易品種,并不斷完善監管制度和技術規范體系,強化數據質量監管。

    累計成交近85億元,運行首年“表現超預期”

    我國碳市場建設自2011年開始先從地方試點起步,為去年啟動的全國碳市場積累了經驗。到今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已正式啟動一年。

    在7月15日舉行的一周年總結活動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一年來,市場運行平穩,價格穩中有升,在推動企業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數據看,根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負責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賬戶開立和運行維護)公布,全國碳市場運行一年來,順利完成首個周期履約,累計交易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額84.92億元;從48元/噸起步,最高達到62元/噸,7月15日最新收盤價為58.24元/噸。全國碳市場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碳現貨二級市場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從去年7月16日上線至當年年末,全國碳市場累計交易量就達到1.79億噸,超過了同期歐盟碳市場的交易量,累計交易總額也是預期中的2-3倍。“我國碳市場首個履約期表現大超預期。”在6月新京報零碳研究院舉辦的圓桌討論中,參與我國碳市場相關工作超過十年的北京綠色金融協會常務理事邵詩洋說道。

    用“超預期”來總結的還有全國碳市場建設和設計的參與者、清華大學能源環境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他表示,全國碳市場的基本制度和基本設施已經建設起來,碳排放配額交易價格符合預期。此外,參與企業多,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過半發電行業企業參與交易。

    市場覆蓋范圍有待擴大,碳價格還有上升空間

    雖然運行初現成效,但全國碳市場尚有諸多問題待解,其中就包括參與行業單一。目前只有電力行業納入了碳排放權交易的范圍,而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七大行業暫未納入交易。

    李高此前表示,將繼續完善全國碳市場,在發電行業碳市場運行良好的基礎上,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根據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2)》預計,完成八大行業覆蓋之后,全國碳市場的配額總量可能會從目前的45億噸擴容到70億噸,覆蓋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60%左右。

    全國碳市場還存在流動性不足、交易主體和交易產品有限等問題。例如市場活躍度相對較低,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約日期之前,而配額短缺的控排企業接近履約期時才購買配額,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國碳市場主要為現貨市場,還沒有太多低成本的對沖工具。

    對此,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創始人、世界“碳交易之父”理查德·桑德爾對媒體表示,就像我們看到一個兩歲小孩,說“這小孩還不會說話,也不太會走路”一樣,這是荒謬的。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市場要經歷數十年的發展,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跟蹤觀察歐盟碳市場多年的國研中心資環所副所長常紀文也表示,從價格看,我國碳市場當前的碳價和歐盟碳價還相差比較大,主因是發展階段不同,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仍在轉型期,要追求經濟發展、社會就業等目標。如果我們用歐盟的價格來交易,很多企業就承受不住。所以與歐盟相比,我們的碳價格在今后二、三十年還有上升空間。

    邵詩洋認為,“十四五”期間,碳市場的參與主體與交易產品的多元化都有望得到提升。目前除了現貨,另一種大家高度關注的產品叫做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CCER是基于減排項目開發的,對于符合條件減排企業而言,其實相當于一種變相的市場補貼機制。未來也有可能看到碳期貨、碳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品種進入碳交易市場。

    此外,在首個履約期內出現了個別企業數據造假的情況,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數據質量管理上,碳市場數據監測、報告與核查制度進一步完善。

    應完善市場功能,讓資源有效引導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對于全國碳市場的發展,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昕認為,核心是充分發揮全國碳市場的市場機制作用,不斷完善其碳定價功能。

    張昕表示,這就要求堅持“全國碳市場是碳減排工具”的基本定位,夯實全國碳市場的法律法規基礎,抓住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的生命線,同時逐漸有序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的行業和溫室氣體的種類,不斷豐富交易主體、交易品種。

    “更重要的是,健康有序地發展碳金融。”張昕強調,要通過完善全國碳市場的市場功能,讓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有效地引導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理查德·桑德爾表示,中國面臨的重要挑戰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是一樣的,即最終建立監測和核查系統。在此之后,重要的是減排的執行。一旦克服了這個挑戰,人們能夠遵守規則,就能建立一個現金市場,最終將發展成為期貨市場,可以對沖碳價格風險,并提供一個未來碳價格的路線圖。

    新京報零碳研究院 程維妙

    關鍵詞:

    最近更新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香蕉|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v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午夜在线亚洲男人午在线|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v日韩v|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区日韩区无码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fuli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亚| 成人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亚洲娇小性色xxxx| 日韩色日韩视频亚洲网站 |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